close
太魯閣族
歷史
太魯閣族最早起源於今台灣南投地區,與賽德克族有共同祖先。
現代人類學者認為,泰雅族與賽德克族、太魯閣族擁有共同起源,可區分為泰雅亞群與太魯閣亞群兩大分支。太魯閣亞群屬於瑟嘉語系(Sejiq),可再區分為三大方言群:
- 德路固(Seejiq Truku)太魯閣群(Taroko),或稱「托洛庫群」(Truku))
- 德固達雅(賽德克Seediq Tgdaya)德克達雅群(Takadaya)
- 都達(賽德克Sediq Toda)道澤群(Tuuda)
太魯閣族分支自太魯閣亞群中的德路固群。在西元16世紀前後,太魯閣族人由南投,翻越山區,遷居到今宜蘭南澳及花蓮一帶,成為獨立族群。
在2000年前後,居住在花蓮的太魯閣族人,因為發展出自己的文化認同,向政府要求正名為太魯閣族,在2004年通過。隨後,居住在南投一帶的族人,則爭取稱為賽德克族,在2007年通過。在法律上成為兩個不同族群。
網址:https://zh.m.wikipedia.org/zh-tw/太魯閣族
全站熱搜